旋進漩渦天然氣流量計故障原因分析及處理
北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廠別古莊作業區生產現場擁有 42 臺旋進漩渦型天然氣流量計,分別擔負著 21 座計量站 220 口油井的單井伴生氣計量,和 1 座聯合站、3 座轉油站的 21 臺加熱爐的用氣計量,以及生活區、辦工區的用氣計量。各崗位所用的流量計類型,主要是旋進漩渦型氣體流量計,需要 24 小時連續計量。它的作用是計量站在單井量油時,可同時測氣,將每口油井的油氣比、油氣產量上傳到生產系統中。由于氣體流量計一般是單臺運行,沒有備用,所以,一旦發生故障,就要停止計量,這將會給地質分析和生產運行帶來很大問題。因此,加強維護以降低天然氣流量計故障是日常生產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2013 年底,采油四廠別古莊作業區先后有 15 臺氣表發生故障,氣體流量計平均故障率高達 35.71%,員工拆裝流量計的勞動強度成倍增大。由于頻繁維修,加之每次維修后都要按規定進行標定,所以,維修費用和標定費用成倍增加,給全作業區天然氣計量帶來很大困難。為了尋找和發現天然氣流量計運行故障率高的原因,我們先后對在用的各崗位流量計進行了全面跟蹤調查,尋找問題切入點(見表 1)。經過多次現場調查發現,造成天然氣流量計出現故障的主要問題是上下傳感器故障,因此把“流量計傳感器故障”作為解決流量計故障率高的主要問題來分析。
注:累 百分比 =故障 數×100/ 抽 流量 數
一、現場影響天然氣流量計傳感器故障的因素
1.未及時清除表內液體。表體內有液體存在。通過對 42 臺氣表全部進行拆卸法蘭,連續檢查發現,24 個計量站、四個輸油站的 42 臺氣表中有 31 臺不同程度腔體內存在液體。氣表只有每年檢定時才卸下來進行清理,卸下流量計法蘭對表體進行檢查,發現流量計內因連續積存液體,漩渦發生體產生磨損麻點,出現銹蝕和凹面。
2.漩渦發生體損壞。通過對流量計進行解體對漩渦發生體的磨損情況進行確認,經過對 24 個站的 42 臺漩渦發生體的檢查,發現發生腐蝕或磨損的發生體有 20 個。正常情況下漩渦發生體使用壽命應該為 2 年,目前崗位上的流量計使用都在 5 年以上了。
3.表頭密封圈損壞漏氣。通過在各輸氣管線上取樣、觀察,發現在 24 個站所輸的天然氣中,均存在粗細不等的泥砂和雜質,經過對各流量計的檢查均存在雜質痕跡。而這些泥砂雜質,一旦進入流量計就會造成流量計傳感器故障。
4.伴生氣中攜帶污油。通過對各站旋進漩渦流量計進行檢查,42 臺中有 25 臺均存在有污油現象。由于氣體流量計在所輸介質上有嚴格的區別,氣中攜帶污油使傳感器失靈或引起故障也是影響流量計運行的因素之一。
5.介質壓力偏低。對各站流量計壓力等級進行現場檢測,詳細排查,發現有 7 臺流量計出現因運行壓力低于流量計下限壓力范圍,經常出現過流量不走字的現象;氣表額定壓力為 2.5 MPa,而介質壓力只有 0.25 MPa,說明介質壓力低是影響因素之一。
二、天然氣流量計故障的主要解決方法
1.制定氣體流量計定期清理表內液體的制度。根據現場實驗和實際論證,別古莊油田所用的氣表每月進行一次清理,能夠確保旋進漩渦氣體流量計正常計量,改變人們平時對氣表不及時清理的習慣,從制度上給與保證。
具體實施情況:從 2014 年 2 月初我們分別對各站氣體流量計進行定期清理后,故障次數由去年同期 12 臺次,下降到目前只有 3 臺次,效果明顯。
2.及時更換氣體流量計漩渦發生體。經過現場解體分析,現用漩渦發生體之所以頻繁損壞,是因為氣中攜帶細小的泥砂或雜質頻繁沖擊螺旋體造成破裂而致,破裂的旋轉體不能正常產生漩渦,使傳感器發生故障。要保護螺旋體不受硬物的沖擊,必須確保氣中不帶雜質或泥沙,才能正常運轉。
通過對損壞的流量計螺旋體的拆卸清理出的泥砂雜質,采取在氣表前增設濾網的辦法,減少顆粒物進入旋轉體內,從而減少螺旋體損壞的幾率。
從 2014 年 9 月份以后,我們針對天然氣和油田伴生氣中含有泥砂和雜質的問題,著手將流量計前增設濾網,從此,頻繁更換流量計螺旋體的問題得到控制,流量計正常運行的周期也延長。
3.更換防硫密封墊片。將普通密封墊更換成耐硫密封墊,防止因密封墊損壞后,漏氣造成表頭無法看數字的現象。根據實際情況我們選用耐硫材料并加工成型,作為更換材料,并作為規范執行。
4.將捕霧器濾網加密目數。為了減少分離器在分離天然氣或伴生氣時攜帶的污油和液體,在每年檢測分離器時,將分離器中的捕霧器濾網由 20 目更換成 40 目的濾網,加密過濾系數,從而減少污油的攜帶量。
5.現場進行壓力系數調參。每臺流量計出廠時都有固定的壓力、溫度系數設定值,如果流量計的額定壓力高,而實際通過流量計的介質壓力偏低時,流量計的工作就會出現偏差,甚至不走字。因為流量計的設定參數、密碼均屬于廠家保密數據,所以,只有請廠家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設定,然后再送到檢定站進行檢定后才能投入使用。
2014 年 5 月以來,通過按以上處理方法先后在作業區24 座計量站和 4 座輸油站實施,對各崗位流量計進行了維修和保養,并把近幾個月的運行情況進行了跟蹤記錄,對實施效果進行了認真分析,并將取得的經驗進一步推廣:制定氣體流量計定期清理表內液體的制度,及時更換氣體流量計漩渦發生體,更換防硫密封墊片,在檢測分離器時將捕霧器濾網加密目數,進行壓力系數調參等一系列措施,節省了流量計維修費用,同時也節約了流量計重復標定費用、往返運輸費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為生產一線解決了難題,極大地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